2011年11月13日星期日

永乐多斯



第一个在台湾出生的新疆女孩, 捧回美国硕士﹑定居马来西亚……
  
  在马来西亚华人圈中, 有一支台湾女奇兵, 约三千人, 越洋下嫁, 统称「台湾太太」。其中, 锋头持久强劲、知名度最高的首推永乐多斯。 “永乐多斯”其实是从维吾尔名Yulduz音译而来, 而在维吾尔文中, Yulduz为“星星”之意, 永乐多斯是出生在一个满天星斗的晚上……
  
  永乐多斯原籍新疆新疆伊宁, 维吾尔族人, 才貌双全, 最令人称道的是, 在造就自己的过程中, 同时供给族群精神养分, 颇为台湾太太争光。她以四年的钻研, 获颁马来亚大学博士学位, 首次打破马大成立卅三年的陈规。不过, 四十五岁、有三个子女的她, 对完成自小追慕之目标, 喜悦之余, 忍不住喟叹:「没想到会如此辛苦。」
  
  身为台湾前立法委员阿不都拉(第一届立委, 已退职)的长女, 永乐是第一个在台湾出生的新疆孩子, 自幼至长感受父亲「少数民族应出人头地」的期许。因此, 她努力读好汉文、小学三年级就投稿国语日报、后来高分考取台大外文系、工读捧回密苏里大学的「美国文学硕土」等, 都为了告慰亲心。


  她记得考取北一女、父亲宰羊宴请同乡时, 曾说「博士学位, 新疆人应该考得到」, 此话烙印心版, 辗转廿年, 毕竟图了父亲的梦。这期间, 她结婚生子, 嫁给郑玉辉来到马来西亚, 学习在异乡落地生根, 把触角伸展到社群, 成绩有目共睹, 时光也未虚度。
  
  新婚期间, 永乐曾向马大英文系博士班申请, 无奈台大学位不获承认, 而移民法规定不可就业, 她只得待在租赁的小房内, 安份的作主妇和书痴, 在一个木箱上开饭、写稿。她起先打算以稿费买爱读的文学、女权、环保新书, 自得其乐;但文名远扬, 开了九个报章专拦, 参与各地文教活动后, 许多响应使她对造成女性痛苦的根源问题产生自发性关怀, 这从结集出版的「我见、我思、我写」、「永乐随笔」、「茶与咖啡」、「人生行路」、「女人的心」及数十万字的广播剧本中可见一斑。
  
  令永乐声名大噪的, 应是一九七八年起在电视连续剧「两家亲」饰演女主角, 及至一九八五年的新年节目客串, 她成为雅俗共赏的多栖红人。这种多方位发展, 或许与她父亲的民意代表生涯、母亲曾是战地女记者等遗传有关。
  
  在萤光幕玩票之余, 永乐未舍攀登学术高峰的抱负, 爪夷文(马来文)和母语唯吾尔文的廿八个字母, 皆源自阿拉伯文, 但发音有别, 必须从头学。初嫁时, 住在婆家三个月, 她帮公婆开的小店内招呼顾客, 最先学的是「你要买什么」、听不懂时说的「等一下」, 以及货款数字。一九七九年起八年, 她应玛拉学院之聘, 教授中文和英文, 同时加入为教师开设的爪夷文班, 以直接教学法苦学两年, 获得语文主任证明具有高中水准, 再进入马大密集班研习, 最后以自选的「甲骨文」题目通过口试、笔试和演讲等三阶段考试, 克服了语文一关。
  
  一九九○年, 政治开放之风吹进学府, 凭着美国硕士学位, 永乐呈上博士论文计画, 主题是「女性的内心世界--比较马来女作家与马华女作家的小说」, 马大三思后, 认为这项跨中文、马来文两系的研究, 有助于整个国家民族, 指派两名教授引导她读书及研究方向。就此, 她埋身于浩瀚书海中, 研读一九五七至八二年之间的马来女作家五十人、马华女作家廿人的小说, 访问廿余人, 并涉猎与小说主题相关的资料, 如族群、民俗、历史、宗教哲学等。
  



  几经周折, 通过四位考试委员口试, 永乐穿上心驰神往的博士服, 把成就献给父母, 谦称校方「网开一面」, 却备感「学无止境」, 她把新加坡女作家小说列入新研究计划、接受马大东亚学系明年的聘书, 并开设儿童写作班。
  
  永乐在回忆陪父亲回新疆的那段日子时, 曾颇有感慨地说:“人年纪轻的时候, 由于知识和智慧都不足, 若又对自己的民族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有时候会变得不愿认同自己的民族。如果够成熟, 有足够智慧的话, 不会盲目的认为, 外国什么都先进, 别的民族什么都好。事实上, 科技与现代化都是可以追求, 可以渐渐赶上的, 但是, 文化需要累积,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累积而来。处身在这个高科技时代, 我们不得不放眼天下, 但最终还是应该以自己的根源作为立足点。”
  
  “我父亲离开家乡时还很年轻, 近半个世纪之后才第一次回去, 那时我第一次陪爸爸回到新疆, 看到爸爸初次回乡时所流露出的那种激动的心情, 心里非常感动。我父亲平时不太注意小节, 但那天我陪他走在家乡的路上, 看他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那时候, 我才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踏在家乡的土地上, 心里才深深感觉到不会讲维吾尔语的遗憾。”
  
  永乐多斯的父亲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 母亲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原女子。家里妹妹们在回儒文化交相影响下长大, 不单思想教育有‘双重效果’, 喜庆节日似乎也比一般‘单一文化’家庭的孩子多快活一次。
  
  永乐多斯嫁到马来西亚后, 感觉是如鱼得水。在台湾, 穆斯林只有两三万人, 但马来西亚的穆斯林那么多, 单单饮食就比台湾方便许多。再如斋月封斋,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 封斋和开斋是大多数人都熟知的事, 但在台湾, 当永乐念书的时候, 同学们对伊斯兰教都不甚了解, 斋月对他们来说更是陌生, 看到永乐一个月不吃饭, 叫他们觉得很奇怪。


  永乐还发现, 新加坡和大马的华人, 甚至有些马来人常有一个错误的印象, 误以为伊斯兰教是马来人的宗教。其实伊斯兰教不是从马来人开始的, 马来西亚是在14世纪才有伊斯兰教, 中国早在8世纪就有伊斯兰教, 比马来西亚还早了600年。永乐觉得华人对穆斯林常会有些恐惧感, 这是由于受到西方社会对穆斯林抹黑的影响。读《可兰经》的人都知道, 伊斯兰教强调的是Salam(平安), 《可兰经》劝告人们, 没有原因不要去打仗, 敌人若投降了, 也不要去追击别人。我觉得不论任何宗教出发点都是好的, 有余力的话, 也应去了解别人的宗教, 就好像文化一样, 除了自己民族的文化, 也应去了解别人的文化, 最重要的是, 要以宽容的眼光来看事情。
  
  前几年永乐多斯到麦加朝圣时, 亲身感受到宗教力量的伟大, 记得当她从飞机上下来, 抬眼看着阿拉伯的星空, 想到自己是来麦加朝圣, 不知为什么就掉下泪来。在麦加朝圣的那一段日子, 她发觉周围每个人在那里都显得特别平静安详, 但一离开圣地, 在回程的飞机上, 立刻又从周围的人群中, 看到了人性中自私、主观的一面。
  
  站在新起点, 身为穆斯林的她, 颇受马来社会的欢迎, 在应邀用马来语介绍中华文化精髓时, 观众倾听入神。有鉴于此, 怀着使命感的永乐多斯, 决心以促进伊斯兰与儒家文化交流, 作为未来事业。

---------------------------------------------------------------------------

初识马来西亚文化名人及“名嘴”永乐多斯博士,或是第一次看到“永乐多斯” 这个名字时,一般人首先会感到疑惑和好 奇,究竟“永乐多斯”是真名真姓或是纯属笔名?由于永乐多斯博士长得和一般华人无异,大多数人并不会怀疑她不是华人, 但想想又似乎没听说有人姓“永乐”,好奇由此而生。  我的名字……   “永乐多斯”其实是从维吾尔名 “Yulduz”音译而来,而在维吾尔文中,“Yulduz”为“星星”之意,由于永乐多斯出生在一个满天星斗的晚上……  那天午后,在义安城咖啡俱乐部内,访谈即从“永乐多斯”这个名字开始,她说:  “这些年来,当我把名片递给刚认识的朋友时,首先要向对方解释一番。很多人会误以为‘永乐’是复姓,也有一些人会觉得‘永乐多斯’不像华人的名字,有些外国朋友则会直接问我是不是华人。读书的时候,许多同学对我的名字也感到很好奇,记得我念初中一的时候,当时和我同校不同班的恬妮(注:走红70年代的电影明星)还因‘慕名’特地来到我班上看我,看到我时好像看到什么似的,上上下下把我打量一番。”  “永乐多斯”其实是从维吾尔名“Yulduz”音译而来,而在维吾尔文中,“Yulduz”为“星星”之意,由于永乐多斯出生在一个满天星斗的晚上,她那位曾担任台湾立法委员,也是新疆诗人的父亲阿部都拉遂以天上的星星为名,纪念那个满天星斗的晚上。  和一般人不一样的是,小时候,她曾经因为自己的名字而感到压力,她说:“人们在小的时候都喜欢寻求认同,我因为自己的名字跟其他同学的很不一样,心里觉得很痛苦。后来渐渐长大之后,却愈来愈喜欢自己的名字,觉得它象征了我的成长背景,而且我觉得我母亲把这个名字翻译得很美。”  
小时候…… 
 课本上总是称中国边疆一带为‘蛮夷之邦’,是很落后的地方,又说哪里的人不洗澡。小时候读到类似这样的东西,心里觉得很受伤害……  在台湾,维吾尔族是少数民族,而出身背景、名字和周围同学朋友有异是否也影响了她的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她如何开始认同其民族?  提起这一点,她显然深有所感,她说:“过去一些编写中国历史的,不见得对中国边疆地区有很正确的了解,我读书的时候,课本上总是称中国边疆一带为‘蛮夷之邦’,是很落后的地方,又说哪里的人不洗澡。小时候读到类似这样的东西,心里觉得很受伤害,但又不敢向父亲求证,内心却觉得自己不要作这样的一个民族的一份子,但是,年纪越来越大之后,我就愈会想到认同自己的民族。尤其是成长后真正接触到维吾尔人和维吾尔文化,渐渐觉得小时候课本教的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维吾尔族不论在文化或精神方面都有其可取之处,同时,作为民族的一分子,不管这个民族是好是坏,都应该接受它。” 

 伴父回乡……  

我父亲平时不太注意小节,但那天我陪他走在家乡的路上,看到他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那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踏在家乡的土地上,心里才深深感觉到不会讲维吾尔语的遗憾。  话题至此,很自然的提及最近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高级讲师张汉音博士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华族学生来生不要做回华人,其中11.8%想做洋人,8.2%想当日本人。  她对这项调查结果,并不觉得太大的意外,她说:“人年纪轻的时候,由于知识和智慧都不足,若又对自己的民族没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有时候会变得不愿认同自己的民族。如果够成熟,有足够智慧的话,不会盲目的认为,外国什么都先进,别的民族什么都好。事实上,科技与现代化都是可以追求,可以渐渐赶上的,但是,文化需要累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经过长时间累积而来。处身在这个高科技时代,我们不得不放眼天下,但最终还是应该以自己的根源作为立足点。我父亲离开家乡时还很年轻,近半个世纪之后才第一次回去,那时我第一次陪爸爸回到新疆,看到爸爸初次回乡时所流露出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心里非常感动。我父亲平时不太注意小节,但那天我陪他走在家乡的路上,看到他对于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很深的感情。那时候,我才感觉到自己是真正踏在家乡的土地上,心里才深深感觉到不会讲维吾尔语的遗憾。”  留学期间,她先后在美国和英国居住了好几年,对英美有相当了解,她并不否认,由于美国和英国科技发达,人们在生活上可享受到先进科技带来的好处与方便,但在欧美住久之后,渐渐的会发觉到那里其实也有不足之处。  她说:“也有人在美国住久后,很想去认同美国人,但美国人看到黄皮肤、黑头发的,他们并不见得会认同你,即使是一些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最终仍然无法真正走进美国人的圈子。我其实也很希望这个世界真的能成为一个‘地球村’,这的确是很美好的事情,但我觉得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在许多难于突破的客观条件下,这纯粹是个乌托邦。”  

我的成长背景……  

我从小生活在大城市,后来又到美国、英国留学,我先生的老家却是马来西亚巴株巴辖的一个小乡村……  原籍新疆伊宁人,出生及成长于台湾,她在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到美国密苏里大学深造获英文系硕士后,远嫁到马来西亚,一住20余年,1996年,她以马来文完成博士论文,获马来亚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像她这样的一个人,不论是家庭背景,成长经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cc1a40100t20p.html

http://www.erkem.co/show.asp?id=1428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926

http://bbs.misranim.com/read.php?tid=16702&fpage=5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