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9日星期六
鲁提菲
鲁提菲(Lutfiy,1366年-1465年),察合台汗国时期维吾尔诗人,原名艾拜都拉',鲁提菲为其笔名,意为“得到真主恩惠的人”。他与阿塔依、赛卡克并称为“中亚文坛前三子”,维吾尔大诗人阿思谢尔·纳瓦依称誉其为“语言的皇帝”。
据考证,他很可能出生于喀什噶尔,早年求学于萨马尔罕,学成后移居呼罗珊首府亦鲁(今阿富汗赫拉特)。代表作为长诗《古丽和诺鲁兹》。有《鲁提菲集》传世。
鲁提菲以波斯语和维吾尔语进行创作,尤其是其维吾尔语创作,对中亚突厥语族各民族的文学均有较大影响。他的抒情诗大都以格则勒体创作,使该体成为维吾尔抒情诗篇的主要体裁。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2%81%E6%8F%90%E8%8F%B2
http://www.erkem.co/show.asp?id=753
巴力·买买提依力
巴力·买买提依力(1989年1月27日-)是中国一位足球运动员,现效力杭州绿城。出生于新疆富蕴县[2],维吾尔族。
职业生涯
巴力于14岁进入乌鲁木齐的宋庆龄足球学校学习。2005年他以关键进球帮助新疆队46年来首次进入全运会决赛圈。2007年开始效力于新疆体彩,成为主力球员,参加了2个赛季的中乙联赛[3]。
2010年被杭州绿城主教练吴金贵以5万元的引入。
2011年2月入选中国国奥队[4]。
在2011年3月1日进行的2011年亚足联冠军联赛杭州绿城对阵名古屋鲸鱼的比赛中,上场不到一分钟就助攻拉米雷斯打破僵局,终场前又射入一个世界波,帮助球队在亚足联冠军联赛上首场比赛取得胜利。使巴力成为首个在亚足联冠军联赛上打入进球的维吾尔族人[5]。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5%8A%9B%C2%B7%E4%B9%B0%E4%B9%B0%E6%8F%90%E4%BE%9D%E5%8A%9B
吾尔开希
吾尔开希,原名吴尔凯西·多莱提(维吾尔语:ئۆركەش دۆلەت、拉丁维文:Örkesh Dölet,1968年2月17日-,中华民国姓名为吾尔开希多莱特),维吾尔族,出生于北京市,新疆伊宁人,是八九学运的领导成员,与王丹、柴玲等同为当时学生领袖之一。于北京成长,亦曾在新疆接受三年教育。现持中华民国国籍,定居于台湾台中市。[1]至今仍遭中共政府通缉。[1]
目录 |
六四事件
- 主条目:六四事件
1989年4月21日,吾尔开希发起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自治会”及“北京市临时学联”,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誓师大会”,有超过六万人参与[2]。22日,带领上述数万学生前往天安门广场,在人民大会堂会场外参与胡耀邦追悼会。24日,与刘刚、王丹、王超华、熊焱等人将北京临时学联改名为“北京高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简称“高自联”。高自联随即成为八九学生运动的主要组织。吾尔开希担任该组织主席。自此,吾尔开希成为天安门学生运动主要学生领袖。5月初,中国政府当局组织的与学生代表的对话中,吾尔开希被北京师范大学推荐,以普通学生身份参与,在进入会场之前被当局阻止。5月13日,吾尔开希与王丹等6人发起绝食。
吾尔开希在当时的学生中有较大的影响力。5月18日,他身穿医院的病号服与国务院总理李鹏的对话时说:“时间很紧,我们在这里坐得舒服,但外边的同学在挨饿,所以我很抱歉打断你的话……”打断其冗长发言。当大规模学生游行示威,面对军警封锁线时,吾尔开希一般总是走在北师大学生队伍的最前端[来源请求],受到在北京采访的各国的媒体瞩目。
主张撤出天安门
当时在学生组织内部,主要有三大势力[来源请求],分别是:吾尔开希、王丹和柴玲。吾尔开希与王丹同属温和理性的代表[来源请求]:例如,在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来到北京访问之时,吾尔开希主张撤出天安门广场供政府举行仪式以维持学生爱国立场而受质疑[来源请求]。另外,吾尔开希与王丹在学运后期力主撤离天安门广场,与当时的“广场派”柴玲产生争执而被罢免学生领袖的职务。[3] 六四事件发生后,他在录像中提到:另外,吾尔开希在被通缉期间,官方曾经发表了一段吾尔开希与其他人吃饭的录像。录像的旁白指出,吾尔开希是用别人的捐款来大吃大喝。在另一段的录像中,吾尔开希说,当时他是和香港的同学们吃饭:我的很多同学被坦克车压死了,被坦克车完全扁平地压死在天安门广场。很多他们的尸体到最后用铁锹铲起来。我的一个朋友是师大的纠察队员,负责纠察的。他就亲眼看见了把我们同学的尸体用塑料袋装起来,然后堆在一起放火烧了。[4]
事后香港媒体询问当时北上跟吾尔开希会面的香港学生代表,他们也直言是他们付款,而不是吾尔开希或其他人动用捐款来吃喝的。很多朋友可能看了那篇他们通缉我的时候放的录像,说我大吃大喝。事实是,那是在北京饭店和香港的同学一起吃的一顿饭。如果这算大吃大喝的话,那么我想问问他们这一群法西斯们,他们每天的那些用公款堆积起来,国宴、欢迎宴等等各种各种的宴席,他们每天用人民的血汗来养肥自己的肚子,他们算什么呢?我算大吃大喝的话,他们算什么吃、什么喝?这个政府虚弱到了连一个学生吃饭都要放到电视上来告诉人民,这个人是反革命。[5]
流亡
1989年6月4日六四事件发生后,吾尔开希位列被通缉的学生运动21位领袖名单的第二位。他经香港逃离中国大陆[6]开始其漫长的流亡生涯。他与严家其等人共同创立“民主中国阵线”,并担任副主席。离开中国后,他曾在美国哈佛大学进修。流亡美国期间,他认识了赴美留学的台湾女子陈慧玲。之后为了躲避海外民运人士内斗,吾尔开希决定离开美国前往台湾。他在台中市定居,并与陈慧玲结婚生子。在台湾,他曾担任过电台主持人与政治评论家,后投身IT和金融界。台湾2004年立法委员选举时,据称吾尔开希有意争取成为泛蓝阵营的候选人,但最后未成功。他亦曾批评陈水扁总统“宛如共产党”而引发政治风波,也曾批评马英九帮共党说话。2004年1月吾尔开希曾到香港出席梅艳芳的葬礼。他是继柴玲之后第二个到香港的天安门事件的学生领袖。他在机场发表了一个公开声明,表示希望中国新领导层能够让当年的学运领袖回国。
2009年6月3日晚上,澳门治安警察局根据《内部保安纲要法》拒绝吾尔开希入境[7];他表示回来目的是向中共自首,并要求中共“中央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协助他返乡探亲[8]。
2009年乌鲁木齐七·五事件发生后,吾尔开希在他的个人网站上发表声明,认为是政府镇压维族人和平示威,呼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施行民主。[9]
2010年6月4日,吾尔开希再次透过自首的方式,要求与中国大使对话,因不得其门而入,而想硬闯入中国驻东京都港区大使馆,随即被日本警方逮捕 。[10]当月6日下午由于没有逃亡之虞获释,他的刑事处分尚未决定,将在日本停留并接受日本警方的调查。[1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BE%E5%B0%94%E5%BC%80%E5%B8%8C
拉班·扫马
拉班·扫马(Rabban Sauma,1225年-1294年1月10日),或称巴·扫马(Bar Sauma),13世纪景教教士,著名旅行家,其足迹东起北京,西至巴黎。据叙利亚文献记载,扫马系畏兀儿人(今译维吾尔),而据中国史书记载,扫马是汪古人。他实际名为扫马,拉班是叙利亚文“教师”一词的音译。
1276年,扫马和马古斯得到忽必烈的许可,踏上朝圣之途,前往伊儿汗国拜见东方亚述教会牧首玛·登哈,并欲前往耶路撒冷。经过四年的跋涉,两人经过了西夏、和田、喀什、苦盏等地,最终到达伊儿汗国首都蔑剌哈城(今伊朗境内马腊格),见到了马·登哈。然后继续西行,但由于耶路撒冷已被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木留克(今埃及)占领,无法前行,二人只好折向毛夕里(今伊拉克摩苏尔)。之后马·登哈将他们召到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为马古斯改名马·雅巴拉哈,任命其为契丹(北中国)景教总管,扫马为巡查总使。但是,在二人刚刚准备踏上回程,马·登哈突然病逝。在接下来的大总管选举中,马·雅巴拉哈因为自身的蒙古出身,被选为新一任的景教大总管,称“马·雅巴拉哈三世”。
1287年,为与马木留克对抗,伊儿汗国大汗阿鲁浑要求马·雅巴拉哈派遣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商谈与基督教世界合作对抗穆斯林的可能性。扫马遂奉命出使。
他首先抵达君士坦丁堡,见到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其后他又前往罗马,不走运的是,当时罗马教皇何诺四世刚刚去世,其位恰好空缺,无人能给与其明确的答复。于是,扫马又转道前往巴黎,拜见法国国王腓力四世,腓力表示愿意派军与伊尔汗国合作夺取耶路撒冷。接下来,他又在加斯科涅见到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
1288年,在回程中,他会见了新任的教皇尼古拉四世,向其递交了阿鲁浑的国书。尼古拉四世则允许其留在罗马过复活节。在此期间,扫马举行了景教弥撒,受到尼古拉四世的认可,认为“语不同但礼相同”。5月,尼古拉四世通过扫马分别向忽必烈和阿鲁浑回信,感谢他们对基督教的支持。同时,尼古拉也承认马·雅巴拉哈为东方基督徒的主管。
1289年,扫马回到巴格达,他的出使虽然未能使伊儿汗国同基督教世界建立直接的军事合作,但是使罗马教廷更相信各汗国统治者与元朝皇帝与均崇信基督教,因而遣教士孟特戈维诺等东来。不久以后,景教教会正式承认罗马教皇为领袖。1294年,扫马逝世于巴格达。
扫马用波斯文著有游记,原稿已佚。1887年发现叙利亚文《大总管雅巴拉哈三世及拉班·扫马传》(作者不明),摘译了其中的内容,扫马旅行经历因而为世所知。
扫马出使西方恰与马可·波罗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他对于自身旅途的记载,告诉了后人当时东方世界是如何看待西方世界的,恰与马可·波罗的记载相映成趣。
生平
扫马生于北京,其父名“昔班”,是北京地区的景教巡察使。扫马30岁时正式成为景教修士,在房山修行,成为远近闻名的修士。不久,一名来自山西霍山(今内蒙古东胜)的景教徒马古斯投入其门下,与其共同修行。1276年,扫马和马古斯得到忽必烈的许可,踏上朝圣之途,前往伊儿汗国拜见东方亚述教会牧首玛·登哈,并欲前往耶路撒冷。经过四年的跋涉,两人经过了西夏、和田、喀什、苦盏等地,最终到达伊儿汗国首都蔑剌哈城(今伊朗境内马腊格),见到了马·登哈。然后继续西行,但由于耶路撒冷已被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木留克(今埃及)占领,无法前行,二人只好折向毛夕里(今伊拉克摩苏尔)。之后马·登哈将他们召到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为马古斯改名马·雅巴拉哈,任命其为契丹(北中国)景教总管,扫马为巡查总使。但是,在二人刚刚准备踏上回程,马·登哈突然病逝。在接下来的大总管选举中,马·雅巴拉哈因为自身的蒙古出身,被选为新一任的景教大总管,称“马·雅巴拉哈三世”。
1287年,为与马木留克对抗,伊儿汗国大汗阿鲁浑要求马·雅巴拉哈派遣使者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商谈与基督教世界合作对抗穆斯林的可能性。扫马遂奉命出使。
他首先抵达君士坦丁堡,见到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其后他又前往罗马,不走运的是,当时罗马教皇何诺四世刚刚去世,其位恰好空缺,无人能给与其明确的答复。于是,扫马又转道前往巴黎,拜见法国国王腓力四世,腓力表示愿意派军与伊尔汗国合作夺取耶路撒冷。接下来,他又在加斯科涅见到了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
1288年,在回程中,他会见了新任的教皇尼古拉四世,向其递交了阿鲁浑的国书。尼古拉四世则允许其留在罗马过复活节。在此期间,扫马举行了景教弥撒,受到尼古拉四世的认可,认为“语不同但礼相同”。5月,尼古拉四世通过扫马分别向忽必烈和阿鲁浑回信,感谢他们对基督教的支持。同时,尼古拉也承认马·雅巴拉哈为东方基督徒的主管。
1289年,扫马回到巴格达,他的出使虽然未能使伊儿汗国同基督教世界建立直接的军事合作,但是使罗马教廷更相信各汗国统治者与元朝皇帝与均崇信基督教,因而遣教士孟特戈维诺等东来。不久以后,景教教会正式承认罗马教皇为领袖。1294年,扫马逝世于巴格达。
扫马用波斯文著有游记,原稿已佚。1887年发现叙利亚文《大总管雅巴拉哈三世及拉班·扫马传》(作者不明),摘译了其中的内容,扫马旅行经历因而为世所知。
扫马出使西方恰与马可·波罗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他对于自身旅途的记载,告诉了后人当时东方世界是如何看待西方世界的,恰与马可·波罗的记载相映成趣。
参考资料
- 大总管雅巴拉哈三世及拉班·扫马传,叙利亚文
- 周口店政府网站 - 生态旅游 - 房山景教十字寺及其文物价值
- 中国基督教会史:第二部 福音再临——元朝也里可温教
- 元代畏兀儿外交家拉班 扫马事辑
买买提明·吾守尔
生平
1967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历任伊宁市城建局干部,伊犁州文联编辑、主编、专业作家及州作协副主席,新疆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第六届主席团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新疆文联副主席。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
买买提明·吾守尔在各种题材的小说创作中,独特的叙述技巧使他的作品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文中从他小说的叙述层次、叙述视角及叙述时间等方面分析其小说的叙述技巧。
作品
中文出版作品有:- 一有棱的玻璃杯
- 狼谷
- 胡须风波 (节选)
- 阿依汗 (节选)
- 买买提明·吾守尔
长篇小说
- 《岁月就这么过去》
- 《被沙漠淹没的古城》
小说集
- 《笛声》
- 《新旧事》
- 《给死者的信》
中篇小说集
- 《阿沙木大叔》
- 《十二卡姆伊犁样式》等。
荣誉
小说集《这不是梦》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小说《同学》、《胡须风波》、《吉祥的早晨》、《流浪者酒店》、《秋雨》、《师傅》、《给死者的信》等分获新疆各项文学奖。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9%B0%E4%B9%B0%E6%8F%90%E6%98%8E%C2%B7%E5%90%BE%E5%AE%88%E5%B0%94
http://bbs.bilik.co/thread-6091-1-10.html
http://www.bilqut.com/madiniytimiz/show.php?itemid=1594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224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223
艾斯卡尔灰狼
生平
艾斯卡尔出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少时就读汉语学校,1982年从电影学校毕业,次年分配到天山电影制片厂,专职放电影。出于他本身对社会的思考和音乐的追求,不久他放弃工作,来到中国内地开始了音乐生涯,组建灰狼乐队。在此之间,他远离家乡,起初事业不算顺利,但始终没有放弃理想,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如今,艾斯卡尔已经成为了现代维吾尔音乐的一面旗帜。
音乐
大体上,艾斯卡尔的音乐是摇滚和突厥音乐的结合,在音乐形式上和传统的突厥音乐有一些差别。最早,艾斯卡尔受到中国摇滚乐的影响,音乐表现出对社会浮躁的茫然和宣泄。但在其后期的音乐作品中,则进一步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维吾尔民族的强烈感情,和深深的呼唤。他的作品普遍带有朴素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音乐作品除了曲调外,在作词方面,更是有深刻的内涵,精神的力量。也正是出于此,艾斯卡尔从一个歌手,被人们认作一位维吾尔音乐家。
链接
Esqer Graywolf 官方网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9%BE%E6%96%AF%E5%8D%A1%E5%B0%94
http://www.erkem.co/show.asp?id=1431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854
迪里拜尔.尤努斯
生平
迪里拜尔.尤努斯1958年出生于中国新疆喀什。1976年迪里拜尔考入新疆歌舞团,师从郭凌弼。1978年毕业时举办独唱音乐会。198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1987年获硕士学位。在此期间她主要师从于沈湘、李晋玮。1984年,迪里拜尔.尤努斯在第一届米利埃姆·海林(Miriam Helin)国际歌唱比赛中获奖。1988年应聘到芬兰国家歌剧院担任独唱,随后成为芬兰国家歌剧院及瑞典玛尔默歌剧院终身独唱艺术家。
迪里拜尔.尤努斯已在几十个国家举行了数百场独唱音乐会,用意大利语、德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演出过几十部世界著名歌剧,并同许多世界著名指挥家及交响乐团合作。1993年到1996年在德国波恩国家歌剧院任独唱演员。1997年、1998年连续获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尼尔松大奖(Brigit Nilsson Prize)——瑞典最佳歌剧演员奖。2004年11月,获中国金唱片专辑奖和最佳演员奖。
主要歌剧角色
迪里拜尔.尤努斯演出的主要歌剧角色有:- 威尔第的《弄臣》中的吉尔达
- 多尼采蒂的《拉梅穆尔的路齐亚》中的路其亚
- 莫扎特的《魔笛》中的夜女王
- 贝里尼的《梦游女》中的莉萨
- 斯特拉文斯基的《夜莺》中的夜莺
- 多尼采蒂的《爱的甘醇》中的阿迪娜
- 多尼采蒂的《团队的女儿》中的玛丽
- 普契尼的《强尼·斯奇奇》中的劳莱塔
- 马斯涅的《维特》中的苏菲
- 奥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中的奥林匹亚
- 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阿里阿德妮在纳克索斯》中的泽比内塔
- 理查德·瓦格纳的《帕西法尔》中的花仙
- 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中的罗西娜
- 威尔第的《假面舞会》中的奥斯卡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AA%E9%87%8C%E6%8B%9C%E5%B0%94
http://www.dilber.se/
http://bbs.bilik.co/thread-497-1-10.html
http://uyghur.people.com.cn/165019/15145684.html
http://www.radioxj.com/show.aspx?id=2766&cid=3
http://bbs.misranim.com/read.php?tid=54392&fpage=2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463
阿合买提·孜牙依
阿合买提·孜牙依(1913年-1989年),维吾尔族作家、诗人,新疆省喀什噶尔疏勒县汗伊力克乡人。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目录 |
生平
1913年出生在农民和知名宗教学者毛拉洪阿吉家庭,毛拉洪阿吉曾赴麦加和麦地那两地学习回教知识长达十二年,成为一名知名的学者。返回故乡后,于1920年建立经文学校,先后培养学生三千多名。当时,他的私人图书室藏书已达一万多册。阿合买提孜牙依是毛拉洪阿吉的次子,小时候受父亲的教育,自幼酷爱文学,聪明好学。他精通母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和乌尔都语,熟读用这些文字写成的文学经典。
经历[1][2]
- 1935年11月至1943年在喀什《新生日报》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后任该报主编,此时改名为《喀什新疆日报》
- 1943年调迪化《新疆日报》任编辑
- 1944年3月被捕入狱,直到1946年6月被释放。
- 1947年春返回喀什,负责《喀什日报》工作。
- 民国卅七年(1948年),当选新疆省立法委员
- 1949年9月任喀什维文会副主任[3]
- 1957年至1960年间,在新疆作家协会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
- 1980年至1986年间,在新疆社会科学院从事《福乐智慧》的翻译出版及研究工作。
- 1989年10月在乌鲁木齐去世[4]
文学创作
15岁时用波斯语写了长诗《花与百灵鸟》。还写了《爱情与生命》、《诗人的幻想》、《你喝的是谁的血》等诗和长诗《热比亚与赛依丁》。著有中篇小说《拉达赫路上的商队》(当时被译成汉语、英语、乌尔都语等语),小说《九死一生的人》,话剧《汪精卫》和文章《良心的探讨》等作品,并把《突厥语大词典》、《福乐智慧》从古维吾尔文译成现代维吾尔文。出席立法院会期委员会
- 第1届第1会期:内政及地方自治委员会
- 第1届第1会期:财政及金融委员会
- 第1届第1会期:边政委员会
http://uyghuracademy.com/?p=6679
http://www.erkem.co/show.asp?id=1542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148
贯云石
贯云石(1286年-1324年),元朝维吾尔作家,精通汉文。
根据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的记载,贯云石的父亲名为“贯只哥”,所以他以“贯”作为他的氏,名“小云石海涯”,自号“酸斋”,当时和号“甜斋”的徐再思齐名,都以擅长乐府闻名,世称“酸甜乐府”。
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辞官不做,隐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他善作散曲。据传他所创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氏,后称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为“昆腔”的先驱。
根据蒋一葵《尧山堂外纪》的记载,贯云石的父亲名为“贯只哥”,所以他以“贯”作为他的氏,名“小云石海涯”,自号“酸斋”,当时和号“甜斋”的徐再思齐名,都以擅长乐府闻名,世称“酸甜乐府”。
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辞官不做,隐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他善作散曲。据传他所创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氏,后称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为“昆腔”的先驱。
著作
- 专集
- 《酸斋乐府》:近人任讷所辑。
萨力江.沙利波夫
俄罗斯维吾尔族宇航员
2008年04月22日 星期二 05:33 P.M.
http://hi.baidu.com/xamxad0991/blog/item/0fbb73548032f951564e00db.html
伊尔凡(阿尔法)
有了小宝宝阿尔法之后,他发现阿尔法对音乐异常地敏感,这让阿尔斯兰十分兴奋。他说:“阿尔法出生五个月时,我和妻子发现他特别喜欢音乐,有一天,我放开音乐时,他的小嘴就咿咿呀呀地哼着,转动着小手,还来回蹬着小腿。我把音乐关掉,他就咧开嘴哭个不停,音乐一放开,他马上不哭了。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培养他对音乐和舞蹈的爱好。”
孩子两岁时,阿尔斯兰就经常带着他到街上逛,观察他在公众场合对音乐的感觉。阿尔法总是一听到好听的音乐,立刻就会情不自禁地扭起来,充满了天真和孩子特有的活力。这让阿尔斯兰更加坚定要抓一抓孩子这方面天赋的决心,让他朝这个方面发展。
阿尔法三岁时,阿尔斯兰跟他一起看电视,让阿尔法模仿各种舞蹈动作和喜剧明星的神态。一次,阿尔法看到电视上迈克尔·杰克逊的MTV,立刻从爸爸怀里蹦起来,张开两小脚丫子一阵狂“舞”,还边舞边伸长脖子左右晃悠。阿尔斯兰一看,也站起来和儿子一起跳起来。阿尔法跳得更投入了,慢慢还真就找到了跳舞的感觉。阿尔斯兰连忙找来有关迈克尔·杰克逊的碟子,帮助儿子发挥对音乐和舞蹈的感受。后来,阿尔法把现代流行的街舞、摇滚舞,以及本民族的维吾尔族舞蹈融于一身,初步形成了具有个性的舞蹈风格。
阿尔斯兰注重培养儿子的艺术细胞,热西旦则重视培养儿子吃苦耐劳和热爱生活的品质。热西旦出生在南疆巴楚县一个条件艰苦的农场。只要有空,她就给阿尔法讲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还带他去农场生活,让阿尔法用一颗童心去体会生活。
一次回来后,阿尔法忽然变戏法似地拿出小半截麦秆,愣愣地看了半天,喃喃自语:“不容易啊,不容易啊。”他模样十分严肃,然后扑到妈妈怀里说,“我就是你们的麦子!”
在阿尔斯兰的栽培下,阿尔法把现代流行的街舞、摇滚舞,以及本民族的维吾尔族舞蹈融于一身,再藉由富有层次感的民间乐曲,阿尔法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舞蹈风格。 闲暇时间,热西旦经常带阿尔法去巴楚县的农场体验农村生活。当小麦返青时,热西旦就给阿尔法讲小麦的生长过程,感受农民的艰辛。言传身教中,阿尔法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和粮食的可贵。
走亲访友时,热西旦就引导儿子与村里的孩子交朋友,与他们一起爬山、戏水、坐马车。虽然每次,阿尔法都弄的满身泥土,但看着孩子那高兴劲,热西旦都会觉得很值得:“我把孩子带到农村,没想到孩子会那么高兴。我带着他把城市里的几个公园也逛遍了,孩子在家无非就是玩游戏、看电视,这样他玩得很闷。让他到村里玩,对他来说不仅给他换了个环境,而且也算是一种磨难教育。”
阿尔斯兰夫妇对阿尔法要求很严。为了教育阿尔法成为一个有教养、懂礼貌的孩子,他们曾经要求阿尔法,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先和父母商量。有一天,夫妇俩都去上班,只有阿尔法在家。尿憋了,阿尔法就忍着在家里傻等。实在憋不住了,他才抓起电话向妈妈汇报,要去上卫生间,闹的热西旦哭笑不得。
2008年12月阿尔法参加了东方卫视全国版《舞林大会》第八期录制。年仅10岁的阿尔法成为了“舞林”中年龄最小的选手,少年老成的他一段激情的牛仔舞,技惊四座。使得三位评委左右为难。“在国标舞的评判准则里,一向是把小孩子和成年人分开打分的,阿尔法跳得这么好,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选择。”“舞林教头”方俊也有点尴尬,犹豫着不肯打分:“我该怎么样打分才能更公平呢?”
阿尔法见状很着急:“不给我打分就是偏袒我,对大家来说都不公平,不能因为我是个小孩就取消我得分的资 格,我想要公正、公开、公平的比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 2009年1月10日,小童星阿尔法回乌鲁木齐筹备自己的第一次公益性个人演唱会,并签约代言新疆本地的石河子三三休闲食品。
阿尔法的母亲热西旦·肉孜介绍,此次返疆主要是为阿尔法的第一次个人演唱会做筹备工作,并与石河子三友香休闲食品厂签约,为该厂生产的三三食品做形象代言人。“阿尔法将于3月份在首府开个人演唱会,正在紧张筹备之中,此次演唱会将是完全公益性的,收入将捐献给四川灾区。”热西旦·肉孜说。
阿布来提.阿不都热依木
个人简历
1973.09-1977.07:新疆八一农学院畜牧兽医系草原专业,学习;
1977.08-1986.08:新疆八一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任教;
1986.11-1994.03: 新疆八一农学院草原系,副主任;
1994.03-1995.11: 新疆农业大学畜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1995.11-1996.12: 新疆农业大学,校长助理;
1996.12-至今 : 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
社会兼职
教育部农林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草业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 中国草坪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草学会顾问。
科研情况
1、荒漠绿洲与过度带生态草业试验与示范 (2002-2004),科技厅,主持;
2、新疆野生狗牙根草坪草的驯化、栽培及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 (1998-2002),科技厅,主持;
3、优质抗逆专用狗牙根新品种选育(2006-201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专题,科技部,主持;
4、新疆野生狗牙根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2008-210),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科技部,主持;
5、草坪牧草兼用新品种“新农一号狗牙根”的中试示范(2003-2006),国家科技部,主持;
6、抗旱性草坪草新品种(系)的选育(2007-2009),科技厅,主持;
7、新农2号狗牙根后补助(2007-2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主持;
8、优良牧草与草坪草的推广应用(2001-2003),自治区农办,主持;
9、抗寒、抗旱草坪牧草新品种“新农一号狗牙根”的推广应用(2003-2004),自治区农办,主持;
发表论文、出版论著
1、《运动场草坪》副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08
2、《草地学》主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6.06
3、马亚丽,阿不来提,李培英等.7份新疆狗牙根材料品比试验.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10-14
4、王玉刚,阿不来提,齐曼.三种成坪草坪草抗旱节水评价.草业科学,2005,22(9):82-85
5、于辉,阿不来提,贠静等.新疆狗牙根制种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研究.草原与草坪,2007,(6):40-44
6、阿不来提,石定隧,杨茁萌.新农一号狗牙根. 草业科学,2003,20(9):30-31
7、阿不来提,石定隧,热合曼.喀什狗牙根. 草业科学,2003,20(5):57-58
获奖情况
1、草坪草筛选与利用.1996年.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草坪草筛选与利用。199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成果展示会。优秀科技成果金杯奖。
3、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4、自治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三等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论文。
http://chxy.xjau.edu.cn/E_ReadNews.asp?NewsID=252
http://www.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1619
阿布都热依木•玉素甫
阿不都热依木•玉素甫教授,1995年8月参加工作,教授、研究员,2005年7月获博士学位。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撰写多部科技专著和维医本科教材;发表多篇论文;开创维医本科教育;创建维医药技术平台和特色学科,从而对维医药科研、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该同志是新世 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维西医结合临床重 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
http://www2.xjmu.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06
http://www2.xjmu.edu.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06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
哈木拉提.吾普尔
1985-1988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医科大学获俄罗斯国家医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担任圣·彼得保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副导师、新疆中医学院教授、国际传统医学
会会员、新疆民族医学会常务理事。根据中医的“无痰不作哮”、维医的“乃孜来致喘论”及西医的“气道慢性炎症论”提出了“哮喘生物缺陷论”,以此理论为指研制的哮喘一号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在留学期间编写的《中国医学的奥秘》、《中医中药与支气管哮喘》等5本医著,在独联体国家作为医科高校试用教材广泛使用。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中维西医三结合理论,创建了新疆第一个中维西医三结合研究与治疗中心。曾从事几项国家课题的研究,与俄罗斯、德国合作开展“阿斯匹林哮喘”的科研工作,并培养外国留学人员。
主要成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05年11月21日,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新疆医科大学,该校副校长哈木拉提.吾甫尔教授申报的“维医异常黑胆质性疾病‘异病同制’机理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
“哈校长(哈木拉提.吾甫尔)获得的不仅仅是100万元的杰青项目经费,更是一项很高的荣誉和精神鼓励。当时新疆的媒体报道说,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申报此项基金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处杨老师说。
因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对象主要是杰出青年人才,要求申请者具有博士学位、45周岁以下等硬指标。申请者还要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研究工作能瞄准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有较大的科学价值,对社会进步有实质性贡献,而且本人是所在学科的带头人。近几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申请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2005年,该基金共受理1308名申请者,获得资助的只有160人。在一些新疆科研工作者口中,他们更倾向于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称作获得“杰青荣誉称号”,而不是获得“杰青项目”。
多年来,哈木拉提·吾甫尔主持承担了累计1000多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攻关项目等26项科研课题。他开创了维医药现代研究的新领域,揭示了维医部分病
症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维医代谢组学研究;发现了异常黑胆质成熟剂部分作用机理并对异常黑胆质性病症(肿瘤、糖尿病、重症哮喘等)的“共性机理”进行了探究;还对支气管哮喘进行了中、西、维医诠释。
哈木拉提·吾甫尔研制的8种现代维药均获得国家批准文号,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其中,西帕依固龈液、祖卡木胶囊成为《2004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的仅有的两个维药品种。十几年中,他先后获多个国家、自治区奖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转化成果13项。在国内外各类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12篇论文被SCI、CA等收录,成为被SCI等国际权威医学核心期刊收录的首批维医药论文,开创了维医药论文被SCI收录的先河。2006年12月1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5位科技工作者颁发自治区“科技进步突出贡献奖”,46岁的哈木拉提·吾甫尔再次以“异常黑胆质病症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紊乱”研究成果获此殊荣。
著作被作教材
1977年,哈木拉提·吾甫尔怀着学医为母亲解除病痛的信念,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此后又被选送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医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他破格获得前苏联国家医学科博士学位,成为圣彼得堡医科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国家博士。
“外文(俄文)书我共出版了5本,1992年出版3本,2003年又出版2本。主要是介绍中西医结合和维吾尔医学的,这些书被圣·彼得堡医科大学及一些独联体国家医科大学定为选修教材。”哈木拉提?吾甫尔说。
在圣·彼得堡医科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哈木拉提?吾甫尔根据中医的“无痰不作
哮”、维医的“乃孜来致喘论”及西医的“气道慢性炎症论”提出了“哮喘生物缺陷论”,在此基础上,他编写的《中国医学的奥秘》、《中医中药与支气管哮喘》等医学著作成为圣?彼得堡医科大学借阅率很高的书籍。他指导俄罗斯博士生编译的《伤寒论》等中医著作,也成为圣?彼得堡医科大学及部分独联体国家医学院校的选修教材。
哈木拉提·吾甫尔多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国际会诊和合作研究,在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架起了座座学术交流的桥梁。他与俄罗斯、德国合作开展过“阿斯匹林哮喘”的科研工作,以他为骨干在圣?彼得堡大学创办的中、西、维医结合科学所,目前已成为俄罗斯培养中、西、维医三结合高级人才的基地之一。
创建研究治疗中心
获得俄罗斯国家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后,哈木拉提·吾甫尔应邀在英国、德国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精湛的医术、热情和蔼的态度受到了各国患者的欢迎。就在国外医学界纷纷邀请他前去讲学时,他选择了回国。因为“当时新疆人常患肺系疾病”,哈木拉提?吾甫尔想创建一个中、西、维医三结合哮喘研究中心,解除同胞的病痛。
回到新疆,哈木拉提?吾甫尔又拜当地有名的维吾尔医为师,开始当起了学生。在自治区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他领衔创建了维吾尔医研究所。建所伊始,因为经费紧张,他自己掏腰包购置了一些急需的设备、试剂,让研究能正常运转起来。同时他也积极申请国家攻关项
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到目前为止,他主持和指导学生申请了近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很好地解决了科研项目的资金问题。他因此也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充满了感激。他利用自己与母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圣彼得堡医科大学的关系,开创了挂靠医学院培养人才的道路,巧妙解决了研究所的人才问题。
在哈木拉提的努力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家中医、西医、维吾尔医三结合的研究治疗中心成立了。中心开展基础理论、临床研究、研制新药和治疗工作。哈木拉提?吾甫尔针对新疆人常患的肺系疾病,从比较医学的角度,研制出新药“喘消雾化液”,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他采用全方位四联疗法——药物、自然、精神心理和一定西药结合的疗法也疗效显著。
几年来,作为学科带头人,他先后组织申报了药理学博士点、中西医结合硕士点、临床医学及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和新疆医科大学第一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实验室。他共培养了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培养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17名。他所创建的研究所3个实验室获得国家中医药局三级认证及国家GLP认证。
http://baike.baidu.com/view/492623.htmhttp://www.uyghurmail.com/67
http://www.radioxj.com/show.aspx?id=5981&cid=3
http://www.erkem.co/show.asp?id=114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1536
萨德尔.帕力万
http://www.uyghurmail.com/112
http://bbs.basbas.cn/read.php?tid=4047&fpage=9&toread=&page=2
http://bbs.misranim.com/read.php?tid=65298
http://bbs.misranim.com/read.php?tid=63713
http://www.erkem.co/show.asp?id=112
http://bbs.misranim.com/read.php?tid=27569&fpage=3
http://www.kangsay.com/ArtRead.asp?articleid=1260
http://uyqamus.com/index.php?doc-view-453
http://bbs.misranim.com/read.php?tid=21913&fpage=4
订阅:
博文 (Atom)